好的智能音箱不但要“会听”更要“好听”——用科学手段评价音箱产品实例

发表时间: 2024-04-19 23:44:35 作者: 新闻中心

  原标题:好的智能音箱不但要“会听”更要“好听”——用科学手段评价音箱产品实例

  笔者曾经做过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调查,当时为尽可能公正地对比两台价位相当的解码器的声音,也让更多人直观感受到两台解码器之间的声音差别,笔者在其他接驳设备相同的情况下,对两台解码器的声音进行录音,后将未经过任何处理的声音文件发到交流群里,让大家通过你自己对声音的喜好,来投票哪台解码胜出,得到了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结论。

  随着扩散面的增大,取样成本慢慢的变多,笔者发现,对于两台解码器的喜好倾向而言,大家投的票数越多,结果越接近一半一半。这两台解码器的差别更多在于调音风格。

  所以,笔者一直认为,声音的好听与否,作为主观的东西,在器材硬件水平相当的前提下,声音风格的差别要远大于声音硬素质的差别,而且大家对声音主观喜好的认知,也完全不是个定数,这个结果让笔者有个猜想,就是无论如何某个器材具备何种优美的调音,最多也只能满足50%听众对声音倾向的喜好。那么问题又来了,如果是多个同价位器材进行声音对比的投票呢?

  这也就让发烧这件事情变得特别有趣,因为太多主观因素在里面,它很难有一个明确的判断标准,硬件水平相当的情况下,声音孰优孰劣,永远都可以是一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状态,让这个行业百花齐放的同时,亦伴随着一直在反复但一直得不到结果的争论。

  特别有意思的是,笔者昨天参加了一个为音响产品树立测试流程和评测标准的会议。

  2017年对于智能音箱行业注定是一个值得载入史册的年份。国外巨头频出大招,国内厂商汹涌而至,智能音箱市场正形成新的红海。和行业的火爆相比,消费者似乎还在保持观望。现在智能音箱市场上的主流产品到底怎么样?智能音箱未来的路又该如何走?

  近日,由泰瑞特研究、中国电子学会消费者电子分会联合发起,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(泰瑞特TIRT)、北京中电慧声科技有限公司、三所科学技术创新中心语音与智能声学实验室为技术上的支持,对目前市场集中关注的五款智能音箱进行评测。12月4日,泰瑞特研究召开了以“娱心悦耳,音智双全”为主题的智能音箱评测发布会,对外公布了本次评测的方法和结果,同时也传达了泰瑞特眼中智能音箱的发展的新趋势——未来的智能音箱既要“会听”又要“好听” 。

  本次评测选择了叮咚、小米、若琪月石、问问音箱、天猫精灵等5款主流智能音箱,从智能交互性、声性能以及拆机元器件分析三个方面做评测。评测结果为,5款智能音箱无论在交互性能还是在音质上表现都差强人意,尤其是5款产品中唯一一款价格破千,超小米音箱价格4倍多的若琪月石,在主客观综合排名中靠后,让参会媒体大吃一惊。

  GfK零研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2017年国内智能音箱销量预计可达35万台,规模将突破2亿元, 2020年预计整体可达120万台,将超过10亿元。

  面对行业的火爆,消费者的态度却相对冷静。有调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37.9%的网民表示看好,35.1%的网上的朋友表示中立,余下网友不看好的原因主要在于产品的人机交流不畅、智能家居控制功能不强、音质不佳等方面。造成这样局面有两方面的原因,一是厂商纷纷扎堆语音交互技术而忽略了消费者的体验,远场识别差、误唤醒率高、连续对话功能不稳定、语义理解能力差是目前消费者不满意的根本原因;还有一点更易被忽略的问题是音质,虽然智能音箱与专业音箱的出发点和侧重点并不一致,但它毕竟是一款声音输出设备,良好的音质也是必须的。

  为了让我们消费者有更加科学的选购标准,同时给厂商以鞭策,作为国内最早开展声学检测的国家级实验室——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,依托专业的实验设备和自身丰富的行业经验,创新评测方法。在智能音箱交互性能客观测试方面,创建了自己的语料库,兼顾关键词命令操控和网络智能检索,根据性别、年龄、地域构成不同,共录制了35位发音人的音频,经过后期制作完成2100余条语料库命令,最终筛选出1000余条语音命令做为客观测试信号源,使评测结果更客观更科学更具参考价值;在声性能测试方面,通过拟人声和音乐欣赏两方面,判断语音清晰及洪亮程度,以及音质的好坏;还通过拆机的方式,对智能音箱内部硬件平台抽丝剥茧,体现了专业评测机构的专业性与严谨态度。

  说起本次评测的意义,泰瑞特研究副总经理吴昕表示,“好的智能音箱,应该同时注重智能和音质,但目前这个行业整体略显浮躁,急于跟风却忽略了产品的本质和消费的人的体验。我们这次评测就是要向行业的浮躁说不,让我们消费者明白好的智能音箱的标准是什么。”

  据悉,此前泰瑞特研究已经对10款头戴式耳机进行评测,后续还将针对降噪耳机等不一样电声产品持续开展系列评测活动,致力于利用专业评测结果向消费者推荐优秀的电声产品,不断推动行业产品革新和技术进步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